2016年11月23日星期三

海之戀 示範單位

花之戀是壽司,霧之戀是名曲,海之戀是甚麼?原來是快將開賣的樓盤名字,引來熱議。新樓起名,愈改愈刁鑽,此在兩岸三地都一樣,既是誇張,但也側面反映城市特色。
有大發展商昨日公布其在荃灣西站附近的新樓項目,惹來公眾議論,不是談論價錢平或貴,而是樓盤取名「海之戀」(另有相關新聞刊A4--荃灣西新盤戰 逾2900伙快登場),奇趣名字引發討論。
新樓盤名愈來愈多新意思,過往「XX大廈」、「XX樓」等平實字眼,已經消失多時,現在連「XX豪園」、「XX居」等也不多見,取而代之的,是很多無法一眼辨認是樓盤的屋苑名字,例如有直接取英文名的北角樓盤DIVA、仿莊園的元朗御葡萄,也曾成為熱話(見表)。
吸引注意 提升檔次
樓盤名要夠奇趣,一來為吸引注意,且另一方面,更是想借名字提升樓盤檔次,名字要不平凡之餘,更要賣奢華概念,讓人能夠聯想到高尚的居住環境,結果部分字詞可能大眾也不明所以,如珒然、皓畋等,又或今次的新盤海之戀,更是要在高檔之外,加賣浪漫感。
部分人雖覺得新派樓盤名不倫不類,不過,類似現象在內地、台灣等地,其實同樣出現,本港未必是最誇張。且有趣的是,各地樓盤名的風格,也見反映一些地方特色。
名稱反映 城市風格
各地的特色是甚麼?例如在台灣,就會發現當地不少樓盤,充滿文青風格,文藝味道濃烈,部分樓盤會以詩詞歌賦為名,有屋苑叫「蘭亭敘」、將進酒,部分用藝術家作名字,如有樓盤的名字是日本大作家夏目漱石、日本音樂家久石讓,又有莫內花園,更甚的是,當地更曾有樓盤叫雄崗花園美術館,甚至直接叫大英博物館,若有朋友問地址,回答說住在大英博物館,相信嚇倒不少人。
至於在內地,則是講究外國元素,不少樓盤的名字之中,都帶有外地地方名,例如是荷蘭水鄉、巴黎春天,有些樓盤更誇張,索性叫白金漢宮,更有挪威森林等。
本港又如何?嶺南大學的中文系教授許子東,曾指出本港的樓盤廣告,不少是追求自然,強調海、灣、水、藍等字眼。
各地的樓盤名字風格,一方面各有特色,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反映各地有不同的嚮往生活方向,如港人一向住在石屎森林,尤其喜歡自然,台灣則順應近年興起的文青風潮,至於在內地,在發展中的地方,則亦見特別想與外國睇齊。
其實,樓盤名愈來愈刁鑽,背後不無爭議,尤其在內地,眾多帶有外國地方名的樓盤名字,更被抨是政治不正確,崇洋又媚外,早有專家倡議要規管,今年中,內地民政部更是公開批評此是歪風。
規管命名 意義不大
但規管樓盤名,真的會實行嗎?在內地尚在爭議中,在本港更難出現,一來樓盤名的創作,可算是創意,二來樓盤名就算如何古怪,也不見得有明顯負面影響,不像新盤「亂跳層」的問題,可以造成誤導,才令政府要管。更何況,現行部分樓盤的樓則,也不時惹爭議,如三尖八角的客廳等,政府也沒有管,又怎會管樓盤名?
愈見另類的樓盤名風氣,相信未會停之餘,未來或更甚。事實上,樓盤名再誇張,不見得就會倒米,港人買樓在乎的,是日後的投資價值、是否有錢賺,就算更千奇百趣,隨時也有大把人接貨吧。
【本報訊】樓市淡靜,兩大龍頭發展商長實(1113)及新地(016)亦加入拆售車位行列。
新地昨拆售荔枝角美孚新邨位於4及8期共57個車位,售價100萬至170萬元。有代理向本報投訴,指認購美孚車位熱線全日未能接通,「公司同事打咗300次都打唔通,有冇咁搶手」,另一間代理行高層亦投訴同一樣問題,「我冇打300次咁多,打咗60次,得3次通,但冇人聽」。據知,該批車位傳聞即日沽清。
新地近年多次拆售屋苑車位,對上一次拆售車位是在今年8月,當時拆售位於4、7及8期共59個車位,有指兩日內全數獲認購,售價95萬至125萬元。據知今次再拆售,已加價約一成。
長實日前公佈荃灣西站五區新盤命名海之戀(Ocean Pride),畀人話肉麻到反胃後,響應近期車位拆售潮,同系區內的環宇海灣及昇柏山亦推出車位發售。
消息指,環宇海灣昨推出23個車位供買家選購,售價139萬至166萬元,只售予屋苑業主,每人只准最多買3個,代理佣金4.5萬元﹔昇柏山亦推出11個車位發售,售價分別143萬元及150萬元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